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大连KTV招聘网 > 大连热点资讯 > 大连励志/美文 >  朱翊钧虽小,可他不是智障他知道自己是皇帝,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土

朱翊钧虽小,可他不是智障他知道自己是皇帝,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土

2022-12-19 12:57:15 发布 浏览 211 次

朱翊钧虽小,可他不是智障。他知道自己是皇帝,普天之下都是他的土,率土之滨都是他的臣,张居正纵然本事滔天,也只是他的臣子而已。十岁的孩子早已明白许多深刻的道理,比如政治。他在知道自己是主人的情况下,更知道自己还没有支配实际政治时要受他人支配,甚至对于他的支配者,还要笑脸相待,否则他的母亲会不高兴,他的大伴冯保会讨厌地提醒他。这种意识深深扎根于他的内心,张居正当政十年,这种意识一直没有消失过。

让人无法理解的是,张居正居然没有意识到这点,他虽然把朱翊钧当成皇帝,可只是个还不能亲政的皇帝,一个必须要由自己塑造的小学生。

张居正有强烈的儒家情怀,那就是把皇帝塑造成圣君。同时他也是位极端负责的老师,所以对于朱翊钧这个小学生,要求极为严格。祖宗规定的经筵和日讲自不在话下,为了让朱翊钧能真正悟透圣君之道,张居正特意编撰了《历代帝鉴图说》,这是一种图画历代帝王以仁义思想执政的教科书。当张居正把这本书恭敬地捧给朱翊钧时,朱翊钧翻看了几页,就快活地叫起来说:“张先生,这书是我迄今为止看过最有意思的书!”

张居正立即严肃地说道:“皇上不可只看出有意思,还要能看出有意义,才可。”

朱翊钧立即收起笑脸,向张居正请教这本帝王教科书的精华。张居正几乎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朱翊钧讲解,但高明的张居正并非单纯讲解这本书,而是就地取材、潜移默化地向朱翊钧脑子里灌输他的执政理念。

一次,张居正讲到汉文帝(刘恒)在七国之乱时到细柳军营劳军,朱翊钧听得专心致志,张居正就说:“皇上应该留意武备。祖宗以武功定天下,如今承平日久,武备日弛,不可不及早讲求。”朱翊钧听了,连连点头称是。张居正趁势把自己的整饬武备、抵御外侮的政治主张,全盘提出。朱翊钧哪里懂,见张居正说得一本正经且又异常激动,断定这是正确的,于是欣然同意。

当然,作为朱翊钧老师的张居正形象并不永远都是这样平和,有时候他会呈现给朱翊钧严厉甚至严酷的老师形象。一次,朱翊钧读《论语》时,不小心把“色勃如也”读作“色悖如也”,张居正厉声道:“勃!”朱翊钧被这声喊吓得浑身发抖。但张居正却未注意到朱翊钧的神情变化,那是一种既怕又恨,但又不敢形于色的压抑感。这种心理,将在十年后爆发,而且震天动地,把张居正的尸体卷入万劫不复的洪流中。

所以说,李太后、冯保和朱翊钧这三只老虎中,朱翊钧是最难应付却又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只老虎。有超人智慧的张居正也未能幸免,何况他人?

实际上,就在张居正当国不久,发生的一件事完全可以给张居正提个醒,但不知为什么,他轻易地忽略了。

这件事经过如下:慈庆宫后房毁坏,言官胡涍上疏请求放还一部分后宫宫人。胡涍说:“慈庆宫毁坏是天意,放还一部分宫人是赎罪。”他又抽风地说了这样一句话,“唐高宗君不君,所以才有武则天夺权。”这话显然是说慈庆宫里的李太后要做武则天。

朱翊钧咆哮起来,要胡涍把话说清楚。张居正替胡涍解释再三,可朱翊钧如茅坑里的石头,什么都听不进。张居正无可奈何,只能把胡涍削职为民。

这件事透露了朱翊钧的性格,倔强、倨傲、冥顽不灵。但遗憾的是,张居正未在意。不在意别人的性格,这是做人之大忌。张居正生时不知道,死后才知,却已晚。

不过,张居正当国的这十年里,朱翊钧这只老虎还未发作兽性,所以一切还是张居正时代。在他的时代,天地万物都为他而存在,整个明帝国都被他握于掌中,他踌躇满志,昂首独步,搞定了中枢和三只老虎后,按下了拯救帝国的按钮!

并不圆满的巡边

张居正的执政方略只有四个字:富国强兵。富国强兵是一件事,富国是过程,强兵才是终极目标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,才谈得上国防强大。而良好的经济基础来源于政府的有所作为,也就是快速精准的行政效率。说白了,张居正十年执政的精髓,就是提高行政效率。

功夫片中常讲一句话,天下武功唯快不败,这个“快”就是效率。

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下,提高行政效率并非一蹴而就,它是长远之事。1572年摆在张居正眼前迫在眉睫的事是边防问题。俺答汗封贡后,北部边防压力骤减。不久后,一群西部的蒙古首领也来求贡市,明帝国在北部自建国以来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安宁。有些浅碟子已狂呼乱喊、额手相庆,但张居正却冷静地认识到,双方的安宁只是停战,并非和平。

他对谭纶说:“对付鞑靼人,就要像对付狗一样:它摇尾乞怜,咱们就给它根骨头;它发狂犬病,咱们就给它一顿棒子。”也就是说,主动权要永远掌控在自己手中。

谭纶说:“这是帝国上下都希望的事,可实行起来很难。”

张居正问道:“要打败一个敌人,首先该做什么?”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