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管哪种说法正确,在国人暴动后十四年,周厉王始终窝在彘地,到
不管哪种说法正确,在国人暴动后十四年,周厉王始终窝在彘地,到死也不敢回都城,因为他终于见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。
“国人暴动”与“共和”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意义,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,是中国历史可以确认的最早的准确公元纪年。在此之后,中国三千年的历史,都有非常准确且完备的历史纪年,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。
共和十四年(公元前828年),周厉王终于死了。虽然他死的时候,仍然挂着“王”的头衔,可只不过是孤家寡人,有名无实。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人民推翻的国王,对他的死,百姓自然是拍手叫好。既然人人厌恶的厉王已死,共和的使命也结束了,接下来的问题是,要立谁为王呢?
在公卿的拥立下,躲在召公家里十几年的姬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,继承了王位,史称周宣王。这时京城百姓才发现,当年杀错人了,只是时过境迁,大家的怒气也消了,没有起来继续造反。由于有老爹的前车之鉴,周宣王不敢对民众打击报复,再加上有召公、周公等贤臣的辅佐,周室倒颇有一番中兴气象。周宣王把被丢弃许久的文、武、成、康等先王的遗训教导又重新拾回来。这种做法颇得诸侯们的赞许,于是各方诸侯又纷纷前来朝觐,周王室的权力有所恢复。
我们看历史时,得注意王号里隐藏的含义。周宣王的谥号是“宣”,这个谥号一般是中兴明君才使用的,比如汉代的汉宣帝、唐代的唐宣宗等。所谓中兴,意味着之前是衰败的,这些中兴明君之所以能扭转困局,与他们的经历颇有关系。汉宣帝年幼时遭巫蛊之祸险些丧命,后又长期流落民间,成长经历与其他公子哥不同;唐宣宗据称还跑去当过和尚,经历也不一般;周宣王年轻时在国人暴动中差点没命,躲了十几年,也算是吃了不少苦头。吃苦头并非坏事,有磨炼人才能成长,才能苦其心志,增益其所不能。
据一些野史记载,周宣王早年锐意进取,志在中兴,与一个女人分不开,这个女人就是他的正娶夫人姜王后,她是齐侯的女儿。周宣王刚即位时,权力、财富从天而降,这位曾经落难过的天子自然心驰荡漾,每天晚上拥妻抱妾,折腾精力,早上总是睡到很晚,懒得上朝。姜王后认为夫君如此慵懒,都是自己的过错,她脱了玉簪耳环,差人对周宣王说:“这都是臣妾的过失,臣妾淫欲之心过重,这才致使大王起不了床,上不了早朝,这样朝臣们会认为大王好色而忘德。倘若耽于美色,势必会穷奢极欲,祸乱就要来了。若是如此,那么臣妾就是祸乱的源头,请大王治臣妾之罪吧。”
听夫人这么一说,周宣王自己惭愧了,人家一个女流之辈尚且如此明理,何况自己是一国之君呢?他向夫人道歉说:“这都是寡人我自己失德,怎么会是夫人的过错呢?”从此之后,他生活上就比较节制,准时上朝,勤于政事。
当然了,要重振王室雄风,也不是光摆摆花拳绣腿就能办到的,说到底,要靠实力。
想重新领袖诸侯,首先就得打败戎狄,做出表率。
周室已衰弱四代,而这段时间,也是戎狄趋于强盛的时代。
周宣王有中兴之志,首先必须主动进取,讨伐西戎。
伐戎的重任落在大夫秦仲身上。秦仲是秦国的第四任君主,为什么周宣王会派他去讨伐西戎呢?因为秦仲与西戎有不共戴天之仇。我们前面说过,秦国的第一位君主是非子,非子的父亲叫大骆,在周厉王时,大骆家族遭到犬戎的侵略,几遭灭顶之灾。秦仲一心想为亲族报仇雪恨,遂自告奋勇,讨伐西戎。
周宣王四年(公元前824年),秦仲率自己的族人攻打西戎。这时秦只是一个小国,军队也十分弱小,根本不是数百年后那支令人胆战心惊的铁血兵团,反而被西戎打得大败。宣王六年(公元前822年),秦仲战死沙场。西戎斩杀秦仲之后,大兵压境。秦国本来就地少人稀,哪儿是强大西戎军队的对手,不久秦的领地落入西戎人之手。秦地沦陷之后,秦仲的五个儿子流亡到周王室领地,既无军队也无土地,就是光杆儿司令,想报仇也没实力。这个时候,周宣王伸出援助之手,给予他们极大的支持,慷慨借出一支七千人组成的军队,这犹如雪中送炭,使秦国得以绝处逢生。秦仲长子继承君位,史称秦庄公,凭着七千人的王师,历经苦战,终于打败了西戎,收复国土。秦国之兴起,自秦庄公始。
除了犬戎,又一个对手出现了:北方的狁(xiǎn yǔn)。
狁这个名称大家比较陌生,它又称为猃(xiǎn)狁,是后来匈奴族的前身,典型的游牧民族。《淮南子》一书中曾这样说:“四夷之礼不同,皆尊其主而爱其亲,敬其兄;猃狁之俗相反,皆慈其子而严其上。”到了汉代匈奴族时,也是如此,史书称为“畏壮侮老”,这个民俗特点,主要是因其好勇斗狠,一旦老了,体力不支,自然就受到轻视。
共和二年(公元前840年),即国人暴动后二年,狁就曾入侵周的西部边境。到宣王时,狁的入侵更加频繁,以至于周人“靡室靡家”,靡就是没有,没了家室,妻离子散。周宣王五年(公元前823年),为了抵御狁进犯,周宣王命大夫南仲筑城于朔方,又命尹吉甫率师讨伐,攻至太原一带。狁不敌,逃往北方。